“泰山封禅”在中国古代占有重要地位,是帝王的最高大典,2132年帝王史,494位皇帝,仅有6位帝王这么干过。首次完成大一统的秦始皇、灭匈奴扬威西域的汉武帝、“光武中兴”的汉光武帝、“万国之主”的唐高宗、“开元盛世”的唐玄宗,可以说这几位帝王都是文治武功、功业非凡的人物,但北宋时期的宋真宗赵恒却将“泰山封禅”弄成了一场闹剧,一下子就拉低了这项大典的逼格,自此“泰山封禅”成为绝响。
“泰山封禅”由来已久,可以追溯到上古先秦时期。古人认为山川河流有灵,而泰山在当时人的认知中是最高的“天下第一山”,在这里祭祀天地可以更容易的与天地沟通,说白了是对未知大自然的原始崇拜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封禅书》中记载有伏羲、神农、炎帝、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成王等上古人族共主、贤王明君进行“泰山封禅”的说法;一生追求恢复周礼的孔子,多次前往泰山,寻找上古圣贤们封禅大礼的遗迹。
“泰山封禅”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是从秦始皇嬴政开始。在秦朝建立之前,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分属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不同的国家,大家用着不同的文字,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,对于新生的秦朝缺乏认同感,反抗活动此起彼伏。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,为了证明自身统治的合理性和神圣性,让万民归心,采用阴阳家的学说弄出了“终始五德说”,各个朝代以土、木、金、火、水的顺序进行统治,周而复始,而秦承水德、尚黑,一统天下是顺应天意;让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,上书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,作为自己皇权天授的信物。这些行为都是在向臣民灌输皇权至高无上、是天地代言人的观念,将皇帝神化,“泰山封禅”也是这么回事。
齐国是长期在实力方面能和秦国并称的战国诸侯,物阜民丰、商业繁荣。公元前221年,齐国不战而降,没经历过战乱摧残的齐地保留下了雄厚的人力、物力;同时齐地远离秦统治核心的关中地区,秦朝在这里的统治薄弱,使得齐地成为了反秦势力的聚集地,反秦势力可以在这里得到强大的物质支持。秦始皇对于这种动摇秦朝统治的事情自然不能视而不见,因此于公元前219年东巡齐地,进行“泰山封禅”。
“泰山封禅”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在齐鲁地区深入人心,当年称霸天下的齐桓公想要封禅,都被国相管仲以功绩不够阻止了,可见“泰山封禅”在齐鲁人士心中的地位,秦始皇就利用这件事来宣德扬威、收买人心。秦始皇是第一个进行封禅大典的的皇帝,也是他扩大了封禅大典的权威性,将“泰山封禅”从齐鲁之地的祭典变成了国之大典,后世君王无不向往。
一件事情的权威性树立起来需要长时间的沉淀,但毁了它却很快。秦始皇、汉武帝都是皇帝中标杆人物,功绩能和他们媲美的帝王没几个,在他们的衬托下就无形抬高了“泰山封禅”的准入标准,水平不够的皇帝也不会自取其辱去泰山封禅,直到宋真宗赵恒的出现。赵恒是北宋第三位皇帝,一生中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公元1005年的“澶渊之盟”,宋真宗在占据有利军事态势的情况下求和,虽然很多人对“澶渊之盟”评价很高,带来和平、减少北宋军费开支等等,但“澶渊之盟”的签订北宋就是不败而败。本来宋真宗是将“澶渊之盟”当成一件功绩看的,但后来王钦若贬低寇准的一番话一下击中了赵恒的痛点,王钦若说“城下之盟,《春秋》耻之。澶渊之举,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,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!”
赵恒是一个爱慕虚荣、在意别人对自己评价的人,听了王钦若的话后,整日闷闷不乐。王钦若是个善于揣摩上意、溜须拍马的人,一看说错话了马上补救,出了个馊主意,让赵恒泰山封禅以夸耀功绩、粉饰太平。公元1008年(景德五年)一场闹剧拉开序幕,宋真宗赵恒和王钦若、王旦等臣子联手大肆伪造天书祥瑞为“泰山封禅”造势,赵恒自己还弄出个“神人托梦”的故事;为了显得顺应“民意”,文武百官、地方名人宿老等两万多人五次联名上书,让宋真宗去泰山封禅。这场闹剧前后折腾了大半年,花费八百余万贯财富,赵恒是玩嗨了,整个北宋的风气也败坏了,此后无数阿谀奉承之人争献“祥瑞”讨好宋真宗,大量国家财富浪费在封祀运动中,到了宋真宗晚年朝堂奸佞横行、国库空虚、民间怨声载道。
历朝历代所谓的“祥瑞”都是伪造的,只不过宋真宗弄得漏洞百出,让人耻笑,把好好的“泰山封禅”弄成闹剧,权威尽丧。实际上元、明、清三朝也有过进行“泰山封禅”的呼声,但后来的皇帝们一方面是不愿意和宋真宗赵恒这货为伍,另一方面是主流政治文化发生了变化。元朝统治者推崇藏传佛教,敬的是长生天;清朝统治者推崇萨满教,拜的是长白山,对于去泰山封禅没兴趣。而明朝程朱理学盛行,文人士大夫主张抑制君权,对于“泰山封禅”这种增强皇帝权威、神化帝王的行为是不喜欢的,“泰山封禅”自然消失了。
推荐阅读:叶紫网
(正文已结束)